云南省体育局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云体发〔2021〕58号

各州、市教育体育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工作安排部署,经局党组会研究同意,现将《云南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云南省体育局

2021年12月30日

 

云南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和《云南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总体部署,结合十四五时期云南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四五时期云南体育产业发展环境

(一)十三五时期云南体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三五时期是云南体育产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共云南省委、云南人民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国家体育总局有力指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云南体育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云南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意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云南省体育局、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11个省直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户外运动发展纲要》,云南省体育局印发《云南省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体育产业政策环境持续向好,体育市场监管效能不断提升,产业治理能力日益增强。

产业规模大幅提升。云南省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2016年的43.81亿元跃升至2019年的132.4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44.58%增加值从20.47亿元增长到72.0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52.15%

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形成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培训、用品制造、彩票销售等业态为主要支撑,以体育旅游、体育会展等新业态为重要补充的产业体系。云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云南省体育产业智库等产业平台初步建立,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日趋优化。

示范项目引领成效显著腾冲市、曲靖市麒麟区被命名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保山市永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安宁温泉半岛红土网球休闲项目、紫溪户外-摩尔农庄体育活动营地认定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涌现了云南云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体育企业;培育了昆明市安宁市温泉国际网球小镇、红河州弥勒市可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打造了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呈贡体育训练基地、泸西足球训练基地等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昆明市列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名单;推进了玉溪市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建设,通海县入选体育产业联系点发展典型案例;昆明恒大国际健康城、昆明唐球创新型体育服务综合体入选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

竞赛表演产业迅速发展。培育形成以上合昆明马拉松、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国际红土网球公开赛、国际汽车拉力赛、国际龙舟赛、国际足球公开赛、怒江野水皮划艇世界杯赛7大赛事为重点的一带一路·七彩云南系列国际品牌赛事,赛事国际影响力、区域吸引力、周边辐射力不断扩展,带动竞赛表演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激发体育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推动赛事数量逐步增加,赛事规模不断扩大,赛事体系趋于完善

健身休闲产业稳步发展。围绕云南特色体育旅游文化产业加速推进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新平磨盘山国际户外运动公园、云南澄江抚仙湖景区等9个项目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梅里雪山卡瓦格博朝圣徒步线路、普达措尼汝徒步线路等7个项目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中缅瑞丽-木姐跨国马拉松、东川泥石流国际汽车越野赛等20个项目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西双版纳、昭通金沙江流域等5个项目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其中,中国远征军之路、怒江大峡谷漂流、昆明十峰体育旅游登山线路获评中国十佳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梅里100极限耐力赛获评中国十佳体育旅游精品赛事;香格里拉、腾冲获评中国十佳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临沧市沧源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昆明唐球、打陀螺入选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体育彩票销售持续增长。体育彩票销售网点数量达到6579个,为1.5万人提供就业岗位,体育彩票销售额共计422.69亿元,共筹集体育彩票公益金114.01亿元。体育彩票销售额分别为201675.01亿元、201775.99亿元、2018102.08亿元、201987.26亿元、202082.3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36%

(二)十四五时期云南省发展体育产业面临的挑战

时期,云南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具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总体上看,云南体育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规模不大,市场主体数量较少,特别是规模以上体育企业数量较少。结构不优,体育制造业所占比重较低。产业平台建设滞后,高层次人才缺乏。社会力量投资体育产业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体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仍需加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仍然比较明显。

(三)十四五时期云南省发展体育产业面临的机遇

时期,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的深化落实,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业态结构融合升级将为体育供需两侧提质扩容提供重要机会。以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健康云南和高原特色体育强省为发展机遇云南体育产业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十四五时期云南体育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高原特色体育强省为目标,以深化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构建高原特色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推动体育产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集聚发展加速体育消费提质扩容,为体育产业成为云南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协调发展。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协同配合。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良性互动作用,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进体育产业各门类业态全面发展,促进体育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体育产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市场驱动,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破解社会力量投资体育产业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竞争有序、平等参与的市场环境。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组织管理、建设经营、科研生产等环节创新发展模式,提高体育产业运行效率,提升体育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坚持产业融合,多元发展。依托云南独特的旅游资源、民族文化和自然资源,深入实施体育+”工程,促进体育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挖掘发展潜力,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体育产业多元化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立足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紧抓建设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要机遇,深刻把握新时代云南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的省情新内涵,因地制宜加快发展高原特色体育产业,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体育产业对外交往新格局。

(三)主要目标

——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2025年,云南省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较2020年翻一番,发展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体育产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产业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建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原特色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消费引领、创新驱动的现代化体育产业发展格局。

——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体育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形成竞争有序、平等参与的市场环境。

三、十四五时期云南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构建高原特色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1.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体育服务、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为引领,体育场馆、体育培训、用品制造、用品销售、体育彩票等为主要支撑,体育旅游、体育会展等为重要补充的体育产业体系,创建3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建设一批健身休闲服务综合体,打造一批体育品牌赛事;加快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体育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着力提升体育制造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2.优化发展布局。遵循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培育集群打造滇中核心体育产业圈,培育滇西南沿边跨境体育产业带、大滇西体育旅游发展带、滇东北山地户外运动带三条体育产业带。

打造一个核心体育产业圈。把滇中城市群建设为核心体育产业圈,整合滇中城市群现有资源,构建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昆明以足球、网球等运动项目带动发展健身休闲业和体育旅游业,曲靖重点发展竞赛表演业和体育用品制造业,玉溪、楚雄重点发展水上运动和山地户外运动,红河重点发展足球等时尚运动项目和民族体育旅游业。

培育三条体育产业带。滇西南沿边跨境体育产业带主要包括文山、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等地区,依托沿边、跨境的区位优势,发展以足球、藤球、陀螺运动项目为重点竞赛表演业,支持沿边地区举办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马拉松、自行车汽车等赛事,深化国际体育赛事、跨境体育旅游等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培育促进经贸互通和民心相通的滇西南沿边跨境体育产业带。

大滇西体育旅游发展带主要包括保山、大理、德宏、丽江、怒江、迪庆等地区,立足高原峡谷、雪山草甸、江河湖泊、火山热海等自然资源,以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线路、赛事、目的地为引领,培育产业融合效益显著的大滇西体育旅游发展带。

滇东北山地户外运动带主要包括昭通等地区,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一批步道、登山道、骑行道、露营地等山地户外运动场地设施,着力打造以徒步、登山、定向、攀岩等为重点的山地户外运动产品体系,培育比较优势突出的滇东北山地户外运动带。

二)培育多元市场主体

3.培育骨干企业。积极促进体育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优质企业集中,培育一批规模以上体育企业,引领提升云南体育产业整体实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上市挂牌。加大体育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和项目推介力度,吸引国内外优质体育企业在云南设立分支机构或区域性运营中心。

4.扶持中小微企业贯彻落实各级各部门对中小微企业在降低要素成本、加大财税支持、优化金融服务、扩大外贸出口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支持成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鼓励体育中小微企业特色化发展、专业化运营、精细化管理,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带动增强体育中小微企业竞争力。

5.培育体育社会组织。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社会组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市场化发展,鼓励参与竞赛组织、技能培训、健身指导、产业规划和标准制定,进一步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和创造力。

(三)加快建设全域体育基地

6.积极推进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群建设。加快推进集体育训练比赛、健身康体、体育旅游、体育科研、体育交流为一体的国际一流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群建设。以足球、游泳、田径、自行车、皮划艇、冰雪运动等项目项目为重点,推进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呈贡体育训练基地、松茂体育训练基地等7个省级重点高原体育训练示范基地建设,建设不少于20个州市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培育2个体育运动类特色小镇。推动形成以昆明为中心,覆盖全省各州市,空间布局合理、项目特色鲜明、体育科研先进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群。

7.统筹推进全域体育基地建设。围绕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助力打造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在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的基础上,统一规划、优化布局,推动体育与旅游、教育、休闲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体育康养新品牌。

(四)持续推进重点产业发展

8.优先发展健身休闲业。做精户外运动,坚持践行“两山”理念与发展户外运动相结合,积极推动可利用的水域、空域、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重点开发徒步、攀岩等山地户外运动产品和漂流、帆船等水上运动产品,适度发展滑翔伞、三角翼、翼装飞行、低空跳伞等航空运动产品,加快发展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加快建立综合应急救援服务体系,打造户外运动旅游胜地。

9.重点发展竞赛表演业。建设以昆明、曲靖、玉溪等地为代表的区域性特色赛事中心,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20项特色体育品牌赛事,支持引进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广的知名体育赛事。着力提升一带一路·七彩云南系列国际品牌赛事规模和品质,做优做强马拉松、自行车、网球、皮划艇等优势项目。大力发展职业联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组建职业体育俱乐部,推进足球、篮球、电子竞技、围棋等运动项目职业化发展。

10.创新发展体育制造业。做优体育用品制造,鼓励国内体育制造业先进企业到云南投资建厂,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加强家庭化、智能化运动装备器材的研发与制造,打通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全产业链,打造智能健身器材+运动健康服务”“体育器材制造+场馆数字管理等定制化应用场景的产品+服务模式。

做强体育用品销售,培育一批体育用品销售企业,支持大型体育用品销售企业在云南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连锁经营。鼓励运用实体店、电商、直播等销售渠道,扩大体育用品销售规模。支持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优势企业走出去,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11.大力发展冰雪产业。打造一批优秀冰雪运动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建设若干复合型冰雪旅游基地和冰雪运动中心。支持冰雪运动中心建设,鼓励冰雪场地设施经营企业进一步改善设施条件,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冰雪产业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拓展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市场。

12.持续发展体育彩票业。围绕建设负责任、可信赖、健康持续发展的国家公益彩票的长期定位,构建体育彩票新发展格局。狠抓风险防控,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深化责任彩票建设,拓展优化销售渠道,改善客群结构,推动结构性增长。强化战略管理、技术保障、运营管理、人才队伍等支撑体系建设,提升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水平实现体育彩票高质量发展。

(五)纵深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13.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紧抓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和全域旅游发展的契机,以旅游观光+户外运动+赛事体验为实现路径,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和体育文化优秀项目,持续打造云南省户外运动嘉年华品牌扩大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搭建体育旅游资源推介和项目招商平台。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体育旅游景区、体育旅游度假区等载体,开发沿边跨境体育旅游线路等精品线路。

14.推进体育+医疗+康养融合发展。鼓励医院培养和引进运动康复师,加强运动促进健康指导,建立运动处方库,建设体医融合中心,推动形成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助力大健康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鼓励开发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休闲游憩等体育康养产品和服务。

15.推进体育+互联网融合发展。鼓励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提升线上办赛、智慧场馆、在线健身、在线培训、线上会展、智慧体育旅游、智慧体育社区、体育传媒融合、户外救援等综合服务水平。推进数字体育建设,实施体育设施智慧化工程,升级云南体育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支持研发电子竞技游戏、运动健身APP、可穿戴设备等新产品。

(六)加快促进体育消费

16.打造消费新热点。提升体育用品、体育健身等传统体育消费,培育冰雪运动、电子竞技等新兴体育消费,不断激发潜在体育消费。鼓励各州、市积极申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支持昆明市开展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工作,开展云南省体育消费试点工作,以先行先试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成果,以示范试点带动全省体育消费规模增长。

17.打造消费综合体。鼓励各地加强传统运动空间向体育消费空间转换,推动现有商业综合体、闲置厂房、旅游景区、户外营地等转型升级推进体育公园、体育服务综合体育消费新载体建设。

18.促进线上线下体育消费深度融合。推广线上线下融合办赛模式,支持研发体育健身APP和开发线上体育产品,打造体育服务在线对接、运动体验即时分享、体育社交互联互通等云上新体验,塑造在线健身、在线培训、线上会展等体育消费新场景。

(七)加强体育对外交流

19.构建体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服务和融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发挥云南地缘、人缘和文缘优势,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体育旅游方面深度合作,打造一带一路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和线路。

四、保障措施

20.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筹决策、分工落实、督察督办、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监督、检查,确保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21.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公共财政体育投入机制,加大对体育产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重点区域的支持力度,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沟通协调,落实对体育企业在要素保障、财税支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22.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行业自律、舆论监督有机结合的体育市场监管体系。完善体育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加大对体育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体育市场秩序。

23.强化赛事安全。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体育赛事的安保标准体系,全面开展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管理摸排清查工作,落实属地责任、行业监管责任,狠抓各项防范措施落地落细落实。严把赛前准入关、赛中巡查关、赛后监管关,切实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做好高危项目赛事活动安全准入和风险防范。

24.推进体育标准化建设。探索建立体育标准化工作机制,支持体育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体育企业参与制定体育相关标准,完善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标准体系。

25.加强人才培养。完善体育人才培养、流动、激励保障机制构建水平体育产业人才队伍鼓励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设置体育产业有关专业,重点培养体育赛事策划、场馆运营、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体育经纪技能型、专业化人才。建设体育产业智库,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6.加强统计工作。完善体育产业统计制度,加强体育产业机构名录库建设,开展体育产业重点业态动态监测,建立统计数据发布机制。

 

相关文档:

1.《云南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解读 

2.一图读懂《云南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云南省体育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