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足球运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20世纪初,丽江籍留学生将现代足球运动带回丽江。20世纪30年代,丽江的云南省立丽江中学、国立师范学校、束河完小等学校先后建起了现代意义上的足球场。抗日战争期间,部分西南联大师生来到丽江,进一步促进了丽江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在此期间,丽江先后组建了“金江队”“良友队”“老母鸡队”等十几支足球队。白沙的足球队还与当时驻扎在白沙的“驼峰航线”美国飞虎队飞行员进行过足球比赛。在当时旺盛的市场需求下,束河的皮匠已经能制作皮质足球。
威名远扬的“老母鸡足球队”。(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中国成立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丽江足球运动得到蓬勃发展。1956年,丽江师范学校中师一班组队参加云南省足球比赛取得好成绩轰动春城,《中国青年报》《云南日报》以“一支来自玉龙山下的足球队”为题作了报道,报道中将丽江称为“足球之乡”,丽江“足球之乡”的美名由此广为人知。20世纪70年代,丽江先后有和本善、李锡康、和育民、和其春、木汝典等16人入选云南省足球队,足球运动在丽江得到进一步普及发展,当时丽江县有23个公社,其中11个公社有足球队,全县超过半数的机关、厂矿、学校成立了足球队。
白沙完小足球训练网点开展训练。(来源:丽江日报 和玉松 摄)
近年来,丽江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推进校园足球发展的战略部署,以足球为载体,积极推动体教融合,努力构建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以“六系并举”模式推动青少年足球发展成为云南省示范案例。近年来已陆续为国家各级梯队和职业俱乐部输送了100余名优秀球员,丽江市注册球员近千名,教练员300多名,裁判员100余名。
“天雨流芳·丽江联通”2024—2025学年丽江市青少年(学生)足球联赛暨青少年校园足球四级联赛总决赛拉开帷幕。(丽江融媒体记者 和玉松 摄)
随着青少年足球联赛、中济海足球联赛、周末业余足球联赛等赛事矩阵的完善,丽江已形成“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的足球生态圈。这种以赛事为杠杆撬动全民健身的发展模式,不仅满足了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更推动足球运动从“运动爱好”向“城市文化”蜕变。
丽江市体育中心航拍图
目前,丽江市建成232块足球场地,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1.86块,居全省前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5年,丽江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队获得省级以上11个联赛冠军、13个亚军、多个前8名的好成绩。
业余足球队泸沽湖球队。(丽江融媒体记者 张小秋 摄)
古城区中济海公园足球场。(丽江融媒体记者 木红豆 摄)
许多球迷到场支持喜欢的球队。(丽江融媒体记者 李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