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省上半年体育工作推进会上,丽江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以“蓄势待发 奋力打造国际高原运动之都”为题,分享了丽江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展现了丽江在体育领域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打造多元赛事赋能矩阵 激发全民体育活力
今年初,丽江便锚定“精品赛事”目标,精心规划30余场县级以上赛事,其中包含2场国际赛事与5场国家级赛事。目前,赛事已过半,中国百城桨板公开赛(丽江站)、“玉龙雪山”全国乒乓球城市邀请赛、玉龙雪山越野赛等赛事影响力持续提升。同时,还以全民健身为切入口,成功举办了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题词73周年全民健身展演活动等41场次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参与人次突破15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2025中国百城桨板公开赛(丽江站)。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和玉松 摄
此外,丽江高度注重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通过推进“壮苗”“强体魄”等专项行动,构建了全员化、常态化、品牌化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竞技体育方面,在丽江市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基础上组建成立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今年,丽江体育健儿在多项国际国内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丽江职高学生祝宝雷在越南胡志明市荣获自由搏击国际赛60kg级冠军;丽江籍运动员胡金花荣获2025年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3000米亚军;5名丽江球员入选云南省代表队参加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一张张成绩单,彰显着丽江竞技体育的深厚潜力。
学校积极推进“壮苗”“强体魄”等专项行动。供图
引领体育产业高效格局 推动体旅深度融合
近年来,丽江市以政策引领锚定发展方向,制定出台了《“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实施方案》《中国·丽江·玉龙天境高山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方案》等文件,为丽江户外运动发展规划了科学蓝图。依托国家体育总局挂牌的“国家田径队丽江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及高海拔耐力训练优势,积极打造高原训练胜地。催生了20余家承接高原训练服务的民宿客栈及体育旅居型服务公司,提供“吃、住、行、训、游”一站式高原训练服务供给。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广东、江苏、四川等地的训练队伍30余支,运动员468人,在丽江平均训练天数达45天,累计训练超2万人次。
近期,10余支运动队在丽江市游泳馆集训。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和玉松 摄
在产品创新方面,通过不断创新“体育+”“+体育”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串联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景区景点,持续推出了一批精品徒步骑行线路、户外运动营地等体旅融合新产品。同时,还以赛事引流赋能经济发展,积极推进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为来丽江的参赛人员量身定制旅游攻略指引,通过出台景点景区免费和优惠政策、发放体育专项消费券等,深入推进“全域旅游”与“全域体育”融合共促。
2024至2025年云南省城市篮球联赛总决赛在丽江古城景区举行。供图
丽江首届泛户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丽江猎鹰谷景区举行。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和玉松 摄
此外,丽江还积极推动项目招商和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初发布《丽江市体育产业招商项目公告》,精心策划包装了42个体育招商项目,并成功举办了丽江市首届泛户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招商活动,成立云南省首家户外运动训练救援中心。同时,丽江还重点推动了丽江国际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等项目列入“十五五”重大体育项目规划,为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中济海体育公园体育基础设施完备。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和玉松 摄
大力宣传体育旅居 树立丽江体育IP
积极争取人民日报社等主流媒体支持,通过视频短片及图文并茂的方式,全方位宣传丽江体育旅居、2025年体育赛事规划及体旅融合新产品。截至目前,该条报道浏览量达187.4万次,有效提升了丽江体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借助全省体育旅居新闻发布会在丽江召开的契机,争取人民日报、新华社、云南日报及云南网等10余家中央及省级媒体的支持,沉浸式报道丽江体育旅居、体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累计刊发70余篇新闻稿件。同时,丽江市教育体育局联合丽江融媒、丽江读本等本地媒体,形成大力宣传丽江体育各类赛事的地方媒体矩阵,并充分挖掘来丽江体育旅居、高原集训等的生动案例,让体育运动成为丽江的又一张亮丽名片。丽江“高原运动之都”“健康之城”等体育IP打造取得良好进展。
全省体育旅居新闻发布会在丽江召开。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和玉松 摄
丽江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项目招商、创新产品业态等方面持续努力,蓄势待发,全力向国际高原运动之都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