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产新声丨破局·升级·引领:云南高原帆船运动如何激活“蓝海新航道”
发布时间:2025-07-25 15:31:58 来源:云南省体育产业发展中心          

 

编者按:

 

《云南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将帆船等水上运动产品纳入水上户外运动带重点发展项目。近年来,我省依托得天独厚的高原湖泊资源,创新“以景促赛、以赛带游”体旅融合模式,充分释放高原水域潜力,激活帆船运动产业化发展并拓展消费空间。本文以江西、四川两省帆船运动发展经验为参考,深挖云南高原特色优势,探索提出本土化帆船运动突围路径,助力我省加速实现从“高原水域资源大省”向“水上运动强省”跃升。供参阅。

 

一、帆影跃动:江西、四川帆船运动的经验镜鉴

 

江西九江紧抓中国家庭帆船赛全国推行契机,以“三年三届”的节奏在庐山西海承接中国家庭帆船赛,开展大帆船赛、环岛赛及迎新赛等多元化赛事,助力九江打造帆船IP。依托中帆协深度赋能,通过政企协三方协同构建“国际赛事落地+自有赛事IP孵化+青少年培训中心+基建规划”全链生态。四川成都依托天府新区兴隆湖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试点,重点开展帆船项目强化省市帆船队备战训练功能。联动省帆船冲浪桨板运动协会开展海洋运动进校园系列活动,借助四川省OP级帆船冠军衡婧怡标杆效应,推动帆船运动从专业竞技单点突破向校园普及深化拓展。江西九江“全链协同”与四川成都“体系筑基”的发展模式,为云南帆船运动发展提供了差异化路径借鉴。

 

图片来源于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

 

二、帆启云岭:立足高原特色的云南帆船发展机遇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云南省拥有全国第三水资源总量及40多个高原湖泊,多数为断陷型湖泊。其中以抚仙湖、洱海、滇池等为代表的九大高原湖泊集群,水域开阔、风力稳定,具备承载大型帆船赛事与日常训练的基础条件;高海拔低纬度叠加湖光山色锻造“高原明珠·纯净帆行”的稀缺景观,形成内陆帆船运动不可复制的自然优势。

 

图片来源于云南日报

 

(二)蓬勃发展的高原帆船运动。我省充分整合高原水域资源,成立抚仙湖帆船基地与澄江市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举办抚仙湖国际高原帆船赛等,同中帆协深化帆船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推动大理中体国际帆船俱乐部揭牌,打造高原训练基地。利用金湖水域资源首办帆船邀请赛,点燃群众参与水上运动热情,推动我省帆船运动实现“赛事层级跃迁、人才梯队成型、群众参与普及”的发展格局。

 

图片来源于玉溪市融媒体

 

(三)体旅融合的广阔发展前景。我省依托帆船运动深化体旅融合,有效延伸旅游产业链、激活水域经济。玉溪抚仙湖借帆船运动打造“体验—培训—赛事—产业”全链条发展模式;大理洱海举办中国万水千帆赛,创新实践“帆船赛事+体育旅游+传统文化+全民健身”的水陆联动发展路径,共同彰显帆船运动驱动体旅融合的强劲动能与广阔前景。

 

图片来源于2024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组委会

 

三、帆行遏浪:我省高原帆船运动发展的瓶颈解析

 

我省高原帆船运动虽依托独特资源优势蓬勃发展,但仍面临一系列亟待突破的瓶颈制约。一是产业定位与政策协同不足,帆船运动缺乏专项规划与配套政策,跨部门协同机制缺失,生态保护刚性约束与帆船运动规模化发展需求统筹不足。二是赛事体系与品牌影响力薄弱,高水平国际国内帆船赛事引进不足且延续性差,常态化、多层次赛事体系缺失,现有地方赛事品牌辨识度低、影响力有限。三是市场结构与运营模式亟待优化,低端观光租赁服务同质化严重、高附加值产品供给不足。资源与客源过度集中诱发恶性竞争,经营模式过度依赖租赁收入,创收能力薄弱。四是要素支撑体系存在短板,帆船运动专业人才结构性短缺,校企合作机制仍待深化。水域基础设施承载效能偏低,帆船运动文化氛围不浓、社群基础薄弱。

 

四、乘风破浪:云南高原帆船运动的突破路径

 

(一)强化顶层设计与完善政策机制。建议由省体育局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等部门配合,建立高效协同机制,探索制定云南省高原特色帆船运动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帆船运动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实施路径及配套资金保障,统筹土地、水域、文旅等政策集成供给与执行协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按湖泊保护治理类型及生态管控分区实施帆船运动分级准入管理:预防型湖泊可在生态良好区域开展帆船运动小规模试点;保护型湖泊在绿色发展区严格控制帆船运动开展规模;治理型湖泊暂禁开展。

 

(二)构建多层次赛事体系与提升品牌影响力。建议由省体育局牵头,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文旅厅等部门配合,深化与世界帆联、萨马兰奇全球航海基金、中帆协的战略合作,建立高端赛事引进培育机制,重点保障抚仙湖等水域高端赛事延续性。构建“俱乐部周/月赛—全国邀请赛—国际赛事”金字塔形赛事体系,依托高原深水特色,将抚仙湖国际高原帆船赛升级为世界帆联认证赛事,打造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抚仙湖东盟国际帆船赛事IP。支持澄江市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与世界帆船联合会、各国帆船协会,建立国际船队互访、联合训练和文化交流等合作机制,全面提升我省帆船赛事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三)推动产品创新升级与规范服务标准。建议由省体育局牵头,省文旅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配合,引导企业与专业机构合作,构建帆船专业化分级培训体系,开发“帆船+”复合型产品及VR沉浸式体验项目,整合周边资源打造多元消费场景,丰富运营模式。支持澄江市帆船帆板运动协会等探索制定高原帆船运动省级服务标准及行业规范,强化其在整合资源、资质管理、赛事组织和服务培训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探索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严厉打击恶性价格战和虚假宣传。

 

(四)培育专业人才与升级基础设施。建议由省体育局牵头,省教育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广电局等部门配合,依托现有帆船基地设立抚仙湖青少年帆船学院,以OP级帆船为起点深化青少年帆船普及教育,推进“帆船进校园”试点,打造辐射西南地区的青少年帆船夏冬令营品牌。建立国际认证培训中心,支持并扩大现有帆船技能认证规模,提供全等级驾驶培训与认证服务,培养高水平帆船人才。深化与云南大学等省内高校合作,开发帆船运动管理、赛事组织等课程,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支持老旧船只安全评估与更新,优化码头、救援及岸边设施,探索构建帆船智能调度与安全监控系统。联动九大高原湖泊等水域资源,强化媒体宣传讲好“高原帆船故事”,将高原帆船体验打造成为云南体育旅游消费新引擎。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