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武”林风起,少年谁与争锋
发布时间:2025-08-27 11:13:13 来源:云南省体育记者协会/安卓 骆碧玲          

 

 

8月24日,2025年昆明市中小学生武术散打比赛在昆明市体育学校落下帷幕。在3天时间里,来自昆明市各区(县)的13支代表队、135名中小学生齐聚一堂,以武会友,以技论道,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小小“武林盛会”。

 

 

本次比赛由昆明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指导,昆明市武术散打协会主办,昆明市体育学校协办。比赛设青年组,少年甲、乙组,儿童甲、乙组等组别。赛场上,身着红、蓝两色武术散打服的小选手们身姿矫健、拳腿生风,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既有传统武术的沉稳架势,也不乏现代散打的灵活战术。儿童组的孩子们虽年纪尚轻,但防守反击有模有样;少年组选手战术意识更强,组合拳与闪避动作干净利落;青年组更是激烈,多次出现逆转而胜的精彩场面。

 

 

来自昆明市丰园小学十岁的管韩倚,是一位有着四年“功底”的散打小将。身形清瘦的她,站在人群里并不显眼,但首场就以2:0的比分取得胜利。当被问及学散打的初衷,她说:“学散打是为了保护自己。”并坚定地表示要一直学下去,成为更有力量的人。同样10岁夺冠的倪天蔚也表现出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她说:“很多人觉得散打是男生的运动,但我偏要证明,女孩子同样可以勇敢、强大。”来自昆华小学12岁的杨埴铭表示,这次比赛对他来说不仅是一次竞技,更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宝贵机会,他希望通过赛事磨砺意志,将中华武术文化传承下去。

 

 

“出右腿!”“稳住!”比赛现场气氛热烈而紧张,观众时而为精彩的进攻欢呼叫好,时而为激烈的缠斗捏紧拳头。前来观赛的家长罗建梅在场边全程记录,她的目光紧紧跟随着孩子,赛后她激动地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说实话,刚开始送孩子去学习散打,心里很纠结,怕他被打怕他受伤,但现在我完全转变了想法。散打不仅让孩子强健了体魄,也让他变得自信和坚强。”

 

 

赛场外,教练员们同样忙碌而专注。他们认真地为运动员们做着最后的热身指导,提醒着每一个细节。武成意志力的领队李元杰这次带了27个孩子参赛,“队员们整体表现超出预期,回去后,还要重点对拳腿结合、摔法掌握等细节进行打磨,争取下次比赛再创佳绩。”对于那些首次参赛的孩子,李元杰更看重这次经历的意义:“参赛的目的首先是让孩子亲身感受紧张激烈的对抗氛围,其次是帮助孩子在该氛围中突破自我,变得勇敢,无论输赢都能有所收获。”

 

 

经过激烈的比拼,各项目奖项逐一落定。武成意志力、大理市拳世无双格斗学院、宜良焜立搏击分获团体奖项前三名。在个人项目中,众多优秀参赛者凭借出色发挥,斩获佳绩。赛事根据组别不同,分别取前三名及前五名授予证书和奖牌。此外,赛事还评选出“体育道德风尚奖”。

 

 

据裁判长王胜华介绍:“本次昆明市中小学生武术散打赛事整体表现优异,一方面,赛事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参赛热情、助力其增强体质,更能从中发掘优秀运动员,为云南省武术散打项目发展注入动力;另一方面,‘以赛代练’成效突出,搭建了日常训练中缺失的实战平台,帮助参赛选手精准认知自身竞技水平,为后续针对性提升训练方向、突破能力瓶颈奠定了基础。”据悉,比赛前期,赛事组委会召开赛前联席会议及技术会议,明确技术要求及比赛规则,统一判罚尺度,保证裁判员队伍执裁的公平公正公开,为参赛选手创造良好的竞赛环境。

 

 

昆明市武术散打协会会长赵额日得木吐表示:“自昆明市武术散打协会成立以来,协会始终将宣传推广武术散打项目作为核心工作。通过与多家俱乐部开展合作、与昆明市体育学校共同推进教学项目,不断发掘和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同时,协会定期组织裁判员和教练员的专业培训,持续提升教学与执裁水平,为推动武术散打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次赛事不仅是一场技艺的较量,更成为当地青少年传承武术文化的重要纽带。赛事依托协会为有力抓手,推动青少年体质提升与武德培育,为云南省挖掘、储备武术散打后备人才,搭建长效平台,让“尚武、崇德、强身”的精神在青少年群体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