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国家的两名奥运冠军——侯志慧、石智勇,他们获得的金牌有中医药的功劳!”授课老师徐晶的话吸引了孩子目光。
5月11日,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师生走进了昆明市盘龙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充满药香的讲座,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老师竟以“奥运会”开启了中医药话题。
东京奥运会女子举重49公斤级决赛侯志慧在场下休息,教练给她递去保温杯让她喝热水,还将风油精递到她鼻子前。
“保温杯、热水、风油精”一下火了,大家称它们为“夺冠三件宝”,同学们再看,石智勇叔叔的脑门上紫红色“揪痧痕”是不是很明显?
采访时,石智勇道出了揪痧痕来历——日本天热,自己中午有点中暑,比赛前,队医在他头上使劲揪了几下,他很快就不晕了,之后就夺冠了揪痧痕也被称作“神秘的东方印记”。
“风油精可以提神醒脑、镇痛清凉,揪痧、刮痧能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所以说,我们奥运冠军的金牌背后,有我们中医药的保驾护航”,徐晶的话引来孩子们“哇”的呼声“不止是我们中国运动员,国外运动员也很喜欢中医哦!”
幻灯片里出现了两名游泳运动员——左边是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右边是澳大利亚游泳选手查尔默斯,他们身上这些深红色圆形大斑点,就是中医“拔罐”后留下的印记。
“为什么游泳运动员喜欢拔罐呢?”老师把问题抛给了孩子“因为水冷”“因为好看”“我奶奶背上也有火罐印”……孩子们的回答活跃了现场气氛,徐晶笑着解答——拔罐是用玻璃罐内的吸力,把皮肤提拉起来,造成局部瘀血,达到通经活络、祛风散寒等作用。
游泳运动员长时间在水中,水的温度低于人体温度,所以会有寒气与湿气进入体内,拔罐不仅可以逐寒祛湿,还可以缓解运动员的肌肉疼痛“。可见中医疗法已成为流行风尚希望在今年夏天的巴黎奥运会上,我们能发现更多中医药的身影”。
徐晶的开场点燃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在之后“寻找眼保健操中的穴位”“辨识身边的草药”等环节中,同学们纷纷踊跃体验、积极互动。
在老师指导下,孩子们用藿香、丁香、艾叶、荆芥、苍术制成了一个个精美的防流感香囊,“这是送妈妈的母亲节礼物!”
活动从教室转到操场,伴随着舒缓悠扬的音乐,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练起了中医药健身功法“八段锦”,开步屈膝、仰头翻掌,大家认真比划着一招一式,拓展着对传统中医药的认识。
盘龙小学校长高辉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有更多孩子爱中医、用中医,参与到中医药文化的学习推广中,成为中医药文化的‘小传人’”。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师王茂深有感触:“没想到孩子们对中医药很感兴趣,无论是课本上的扁鹊与蔡桓公、华佗与麻沸散,还是妈妈常叮嘱的,喝热水、穿秋裤、别着凉’,里面都蕴含丰富的中医知识。我们希望通过中医药进校园,在小朋友心中播下中医药的种子,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中医药文化魅力,学会在身心的和谐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