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青少年群体是推动建设体育强国的主体,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有生后备力量。
云体竞技抓后备,潮起扬帆筑未来。云南省把加强和改革青少年体育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推动,持续深化体教融合,促进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男子项目与女子项目、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优势项目与落后项目平衡发展,加强后备人才培养。
云南省体育局策划推出“深耕后备 逐梦未来”专栏,我们将走进云南省16州(市)和省级训练基地,看青少年体育运动新风尚、竞技体育人才选拔新成效、体育训练设施新升级、优势和潜力项目新发展。敬请关注!
昭通市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这片孕育了无数体育健儿的土地,正以其独特的方式讲述着竞技体育薪火相传的动人故事。在一代又一代昭通体育人的不懈努力下,昭通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涌现出史庆兰、赵声波、李磊等全运会冠军、亚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在体教融合的浪潮中,昭通市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为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学训平台。
自行车:双轮飞旋 逐梦前行
昭通市竞技体育中的自行车项目,尤其是山地自行车项目,是当地的传统优势项目,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该项目在云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培养出了多位优秀运动员,史庆兰、马皓、杨玲曾、伍志帆都曾参加过奥运会。
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作为自行车项目的主要训练基地,为青少年运动员们提供了完善的系统训练。在这里,无论严寒酷暑,运动员们都会每天下午两点准时集合,开展紧张而有序的训练。从基础体能训练到专项骑行技术提升,教练们对每个环节都耐心指导、严格要求,确保训练周期科学合理,让运动员全身心投入训练,以最佳竞技状态参加比赛。
坚持换来收获,昭通市自行车项目实力始终稳居省内前列,为昭通市赢得了众多荣誉。在云南省山地公路自行车锦标赛等省级赛事、云南省青少年运动会等综合性赛事,以及云南省运动会等大型赛事中,昭通市自行车项目成为“多金大户”。在2016年的云南省山地公路自行车锦标赛中,昭通队共获得32块金牌,其中包括山地和公路赛项目的多个奖项;在云南省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中,昭通市昭阳区代表团在山地自行车项目上实现了金牌全部包揽;在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组自行车项目中,昭通代表团一举拿下16枚金牌,其中山地自行车项目夺得13枚金牌,继续稳居该项目全省第一的位置。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山地自行车女子越野赛决赛上,昭通籍运动员伍志帆凭借顽强的拼搏精神,以优异的成绩出彩完赛,成为云南体育的骄傲。此次伍志帆入选巴黎奥运会,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第6位入选奥运会的昭通运动员。值得一提的是,伍志帆的教练童卫松同样是一名从昭通走出去的山地自行车运动员,他曾在2012年代表中国出征伦敦奥运会男子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目前是云南省山地自行车队教练、山地自行车国家队教练。巴黎奥运会前,童卫松曾就伍志帆的个人短板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最大程度地弥补她的不足。如今,童卫松是伍志帆心中最坚实的后盾,她从前辈手中接过山地自行车项目的接力棒,在追求卓越的路上继续奔跑,书写着属于昭通竞技体育的新篇章。这份师徒间的深厚情谊,不仅仅是运动技能的薪火相传,更是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的深刻诠释。
在谈及昭通自行车项目实力位居全省前列的原因时,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体育运动系主任、自行车队主教练赵曦说道:“昭通地处滇东北,孩子们大多来自山区,从小就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运动员就业方面,我们得到了昭通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以省运会为例,那些摘金的运动员,即便将来未能继续在专业道路上深耕,也会有很好的就业保障。只要他大中专毕业并且愿意接受安置,都可以到农村的中小学担任教师。”
举重:杠铃之上 托起梦想
在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举重训练房内,阳光透过高窗洒下,为这片凝聚着汗水与梦想的空间装点得熠熠生辉,这里便是举重运动员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磨砺技艺的战场。当教练的哨声响起,运动员们依次走到举重器材前,深吸一口气,全身的肌肉瞬间紧绷。随着一声声低沉的怒吼,他们紧握杠铃,双脚稳稳扎地,腰部一挺,双臂一振,杠铃便被他们高高地举过头顶,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展现出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们惊人的控制力与爆发力。
对于举重运动员而言,举重天赋、身体形态、心理因素等条件是选材的重要环节,而制定合理的选材标准选好苗子,并加以科学的训练方法和个人的吃苦耐劳,是举重运动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前提。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的举重教练们每年都会数次深入到昭通市下辖各县中小学进行精心选材,旨在发掘出既符合年龄要求又具备竞赛潜力的优秀苗子。在选材过程中,教练员会特别关注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如宽大的骨架、肢体臂力较大、胸部和臀部突出。经过教练员初步的目测筛选后,入选者需进一步接受体能测试,特别是针对举重项目至关重要的爆发力评估,包括立定跳远、100米短跑冲刺等项目。达到既定测试标准的运动员,于寒暑假到学校参与试训。试训期间,教练们会进一步观察运动员的表现,评估其是否具备留校训练的资格。经过层层筛选与考验,最终留下的运动员将正式成为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举重队的一员。
对于举重选材上普遍存在的误区,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的举重教练黄祖好说道:“在举重项目上,身高并非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力量潜力和对举重的热爱。无论是大个子还是小个子,只要具备这些条件,都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举重运动员。我们鼓励所有对举重充满热情的青少年积极参与选拔,共同为举重运动的未来贡献力量。”黄教练进一步指出,社会上常有的刻板印象认为只有小个子才适合练举重,特别是小级别项目,但这种观念是片面的。他解释说:“实际上,大个子同样可以在举重领域大放异彩,尤其是在大级别比赛中。他们的体型优势往往能转化为强大的力量输出。”
胡运琼是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输送到云南省体育工作大队的一名优秀运动员。不久前,她曾在2024年全国青年举重锦标赛女子40公斤级比赛中获得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第二。谈起自己的举重生涯,胡运琼说:“2019年,我有幸被李正彩教练选中,自此便在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开始了我的训练生涯。举重项目确实充满挑战,运动员在训练中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每次遇到伤病时,我还是会坚持训练,努力保持训练的连贯性。我深知,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在赛场上获得最好的成绩,不辜负自己付出的努力。”
胡运琼的现任教练李正彩同样是一位从昭通市走出去的举重运动员,她于1998年被黄祖好教练选中并进入昭通市体育运动学校(现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举重队训练,先后获得过云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女子75公斤级总成绩冠军,2000年全国少年举重女子63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冠军,2008年全国举重青年锦标赛女子75公斤级冠军等好成绩。2016年,李正彩进入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举重队执教,与当年发掘并栽培她的教练黄祖好并肩作战,将自己多年来的专业所学与丰富的比赛经验倾囊相授给下一代青少年运动员,以实际行动回馈母校发展。
体教融合:学训并重 培育新星
昭通市体教融合的有效推进,是近年来昭通市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校长阮晓明介绍,学校目前采用“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模式,依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业阶段,精心设计了综合性的教学计划,确保运动员在提升训练成绩的同时,也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学校根据训练与教学时段的需求,灵活调整学业课程、教学时间及训练时间,特别是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充分考虑了运动员因训练而可能错过的教学时段,并适时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科学补充。在集中训练期间,学校则将训练安排在寒暑假期,从而实现了运动员在训练和学习上的双重进步,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积极争取与各大高校合作办学,打通学生未来升学、就业渠道,为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带来了红利。学校做到了“中、高、本”的衔接,深化与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昭通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的合作,对标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教育训练专业,共同联办“3+2”中高职衔接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升入更高层次学府的机会。同时,学校紧跟职教高考的政策,在保证学生训练质量的同时抓紧文化课教学,使文化课成绩优异的学生能通过职教高考选拔,顺利进入更高级别的院校就读。此外,学校还积极拓展与云南开放大学的合作,让进入该校学生拥有获得成人教育文凭的机会。
此外,昭通市积极拓宽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人才培养渠道,加大健身指导、组织管理、志愿服务等方面人才培养供给。不断加强青少年体育管理、赛事组织、应急救援等领域的专项人才培养,建立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库,促进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人才队伍互联互通,形成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
在赛事组织方面,昭通市围绕“奔跑吧·少年”主题活动,逐步完善市、县、校三级体育竞赛体系。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推进围棋、象棋、科技体育模型进校园,整合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支持建设20所篮球、排球、足球重点发展学校,积极参与七彩云南校园“三大球”超级联赛。并创建30所体育特色学校,新增8所普通高中体育自主招生试点学校,畅通体育人才成长渠道。
下一步,昭通市将继续围绕“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云南体育三大品牌,积极推动教育、体育深度融合发展,构建小学、中学、大学相互衔接的课余体育训练、竞赛体系,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为学生纵向升学和横向进入专业运动队、职业体育俱乐部打通通道,为我省打造高原特色体育强省贡献昭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