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28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正式拉开序幕,113个国家和地区6500名大学生运动员相约蓉城,共赴青春之约,向世界展现青年体育运动员的青春力量。体育运动的乐趣是相通的,体育竞技的精神是相连的,不管是在成都大运会的赛场上,还是在云南高校的体育场馆里,中国青年、世界青年,都在共享这份体育盛事,共建体育强国梦想。
在这个流光溢彩的夏天,青春力量席卷中华大地。进取、活力、创意、多彩……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参与大运会、关注大运会,这场“青春追梦之旅”感召着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为大运加油、为梦想喝彩。来自云南高校的学子们也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场盛大赛事助威,绽放青年人努力奋斗的精彩,迸发出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
7月30日,在成都举行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云南选手段志成与队友夏琦、刘帅一起收获男子25米手枪速射团体金牌。这也让段志成曾经就读的母校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受到关注。成都大运会前夕,云南网记者进入学院进行采访,深入了解了学院在体育项目上的发展和成绩。
在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一栋不起眼的教学楼里,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健身房置身其中。每当一天的课程结束,这里都会聚满健身指导和体育保健专业的学生和老师们。在这所艺术类院校里,文体不分家得以完美体现,高校体育也在艺术氛围的滋养下,延伸出更多的形式和内容。
2014年,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成立了国际标准舞专业,2019年,首次成立健身指导与管理、体育保健与康复两个体育专业。说起为什么要在艺术学院成立体育专业?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旭康颇有感触:“在大家以往的认知中,艺术和体育是两个独立的教学体系。但随着社会对体育教练、教师、康复、管理等岗位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职业院校必须要承担起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人才的责任。”而在艺术院校成立体育专业也大有讲究,对于体育专业的选择必须要有艺术院校的特质,要能融合艺术学院的优势,做到“借势生长”。
“我们当时就选择了和文化艺术最为接近的国标舞蹈、健身指导与管理以及体育保健与康复三个专业进行立项,这三个体育专业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是艺术和体育结合最为紧密的专业。”杨旭康介绍。经过近4年的打造,这三个体育专业扎根表演艺术学院,在文化艺术的熏陶和带动下,逐步走出了自己的培养模式和特色。
“为了让我们体育专业的学生有体能锻炼的场所,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在教学楼专门开辟了400多平方米的健身房。”表演艺术学院国际标准舞系系主任殷翾皓介绍。健身房包括小器械房、无氧器械房、动感单车区、有氧操舞房,先进的设备能够满足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日常体能锻炼,大大提升了体育专业的教学质量。
同时,学院通过人才引进,为三个体育专业配备了优秀的教师团队,在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高校组的比赛中,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表演艺术学院的学生们一举夺得3金2银的好成绩;在今年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中,学院又获得1金1银1铜。此外,在全国健美锦标赛、全国体育职业技能大赛中,学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们去参加比赛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艺术院校也能参加体育比赛的疑问,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会很自豪地和对方说,艺术院校一样可以培养体育冠军。”表演艺术学院体育艺术系主任罗宇航说。“目前,我们三个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都非常高,因为我们的学生除了掌握体育舞蹈、健身、保健与康复的专业技能外,还同时具备了舞蹈编排、团操编排、健美艺术指导等艺术方面的能力,文体结合的职业人才更能满足社会职业的需要。”
对于未来,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对文体兼修人才的培养信心十足。文体结合,走出了一条云南高校校园体育的新路径,同时也为体育与更多专业相结合提供了可能性和借鉴,为高校体育专业的设置打开了思路、拓展了宽度。
来源:云南日报、云南网
记者:娄莹、张成、龙彦
视频:杨苑、黄兴能
海报:罗冉迪、何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