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都相关!
发布时间:2022-04-15 15:50:00 来源:国安宣工作室、“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央视《法治深壹度》、“国家密码管理局”微信公众号、云南发布          
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你真的了解国家安全吗?
你知道国家安全跟你有什么关系吗?

“国家安全”并不是个抽象的概念,它其实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这些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例值得引以为戒。
↓↓↓

案例一

2016年,某军区海防团保卫股发现,一网友在私人博客上发布大量有关军事资料的博文,对多个部队和国防工程建设进行“揭秘”,其文多篇涉密。无独有偶,在此之前,多张我国首艘国产航母高清照片在网上引发关注。


案例二
秦某是东北某市的出租车司机。有一天,两个自称“驴友”的老外聘请秦某当向导,到郊外看名胜古迹。但此二人一路拍摄的却都是挂着禁令标牌的军事设施,直至天黑才返回,并约定第二天再找秦某用车。秦某越想越不对劲,连夜向国家安全机关反映,结果人赃俱获。


案例三
2021年3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国家某重要军事基地周边建有一可疑气象观测设备,具备采集精确位置信息和多类型气象数据的功能,所采集数据直接传送至境外。


国家安全机关调查掌握,有关气象观测设备由李某网上购买并私自架设,类似设备已向全国多地售出100余套,部分被架设在我重要区域周边,有关设备所采集数据被传送到境外某气象观测组织的网站。该境外气象观测组织实际上由某国政府部门以科研之名发起成立,而该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搜集分析全球气象数据信息,为其军方提供服务。


国家安全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执法,责令有关人员立即拆除设备,消除了风险隐患。


这些案例可以说是触目惊心,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


哪些原则要遵守?
哪些事情不能做?
一起来了解



照片不能任性拍更不可以任性晒
一件军装、一艇军舰、一座保密单位的大楼……你的一个炫耀很有可能成为别有用心者的情报来源。因此,别见什么都当照片背景!尤其别在军事基地、涉军港口等军事区域未经允许随意拍照,更别将军队、军人、军事装备、军事设施等涉密信息随意发到社交平台。


发表言论别违法造谣生事定被罚
造谣传谣,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威胁社会安全。国家赋予了公民充分的言论自由,但并不意味着公民在发表言论时可以随心所欲,甚至造谣生事。因此,公民在充分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自觉维护干净清朗的舆论空间。


内部信息别上网,网络攻击要防范
保密工作要以积极预防为主,要通过在日常工作中对流程、制度等要求的严格执行,及时发现和消除泄密隐患,堵塞泄密漏洞,从源头上防止各类泄密窃密事件发生,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合法经营须有道东西不能随便卖
卫星数据接收卡、无线摄像笔、实时视频无线监控器、GPS跟踪定位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专用间谍器材。”别为了赚钱,啥都敢卖。


境外出行要谨慎,行李箱里别乱带

未经检验检疫的动植物产品中可能携带有害生物及动植物疫情疫病的风险,一旦入境将对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农业生产安全等构成威胁,严重者可能造成生物入侵。境外出行,美味在当地享用就好,旅行归国前一定要详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避免携带禁止入境物归国。


作为国家安全的一部分,密码安全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提到密码你会想到什么呢?

手机解锁、电子支付、电子邮箱登录
……
不过这些只是“口令”,《密码法》中的密码是指采用特定变换的方法,对信息等进行加密保护安全认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今年密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主题是“增强密码安全意识,筑牢密码安全防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最后要提醒大家,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和线索,别忘了拨打“12339”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