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记得
中小学时的广播体操是什么样的?
是《初升的太阳》
还是《时代在召唤》?
最近云南的各中小学可谓是疯狂上分
学校课间
多姿多彩的“花样”舞蹈
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富源脑上小学的“课桌舞”,激昂的音乐和孩子们魔性的舞姿,让人忍不住想跟着扭动起来。这段视频在网上发布后,也引起众多网友称赞和羡慕,直呼“云南人真是个个能歌善舞”“曲靖的教育真棒”。其实不止在富源,云南不少中小学都有自己独特的花式课间操。
富源脑上小学的“课桌舞”
男生持八角鼓,女生持霸王鞭,大家在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中载歌载舞,乍一看还以为是学生们在进行一场民俗表演,但其实这是大理五中的课间操日常。据了解,霸王鞭广泛流传于大理州境内的白族群众中,是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而它也在2015年,成了大理五中的特色课间活动。
大理五中的课间操日常
云南各地的课间操可谓是形态多样,各有所长。昌宁县耈街彝族苗族乡中心完小的师生们,就自编自创了一套“打操”,将集体健身和舞蹈表演结合在一起。
昌宁县耈街彝族苗族乡中心完小“打操”
蒙自大落就小学则将传统的霸王鞭与新潮的轮滑运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在做课间操时,如同哪吒手舞火尖枪,脚踩风火轮。
蒙自大落就小学课间操
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也能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对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一种文化传承。
一起来听听大家的看法
市民:“我觉得我们那时候的课间操没这么有活力,现在的课间操形式多样,活力满满,孩子能感兴趣,更多人愿意动起来,这样就使更多优秀民族文化得到传播了。”
市民:“有特色肯定好!学生会更加喜欢,更有热情去做。以前我们课间操从一年级开始到初中,差不多都是统一的,做久了也会觉得枯燥,做的时候也难免偷懒。”
市民:“我是藏族,在小学的时候也会跳民族健身操,现在大多数学校都会在课间开展类似的活动,感觉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