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运会青少年组比赛结束!位列金牌榜前三名的是…
发布时间:2022-08-18 15:46:00 来源:云南日报、云南发布          
8月16日
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组
19个大项、545个小项的比赛
全部结束



竞走比赛


根据省十六运会竞赛规程总则
赛事设金牌榜、总分榜和输送贡献榜
截至目前
玉溪、昆明、大理代表团
位列金牌榜前三名


昆明、玉溪、红河代表团
位列总分榜前三名


昆明、曲靖、玉溪代表团
位列输送榜前三名


本届运动会设青少年组、大学组、职工组和大众组4个组别,共43个大项、47个分项、1035个小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参与人数达19500余人。青少年组于7月16日正式开赛,共有来自全省的1100余名裁判员、5500余名运动员、1087名领队和教练员参加了19个大项、545个小项的比赛。在32天的比赛进程中,组委会全方位统筹协调,各单项竞委会扛实办赛责任,赛风赛纪优良,裁判文明执裁,运动员、教练员遵守竞赛规程,展现出良好的体育精神和运动风采。



8月16日,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布了本届省运会青少年组体育道德风尚奖名单,昆明市代表团、昭通市代表团、曲靖市代表团、玉溪市代表团、保山市代表团、楚雄州代表团、红河州代表团、文山州代表团、普洱市代表团、西双版纳州代表团、大理州代表团、德宏州代表团、丽江市代表团、怒江州代表团、迪庆州代表团、临沧市代表团等16个代表团获青少年组体育道德风尚奖。


省十六运会青少年组比赛结束后
云南将针对各项目选拔出的
优秀运动员苗子进行再集训
最终确定云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库人选
大众组、大学组剩余项目比赛
与职工组各项目比赛
计划于9月至11月陆续进行



铅球比赛


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是近年来我省举办的水平最高的重大综合性体育赛事,对推动体教融合、推进云南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场场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的角逐在各个比赛场馆内展开,运动员们以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为我省竞技体育发展书写了新的精彩。


项目设置优化  新人不断涌现


为推进我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项目梯队建设,本届省运会优化了青少年组比赛项目设置。围绕奥运、全运战略,针对我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潜在优势项目以及突破提高类项目,省十六运会增加了部分比赛小项,小项由上届省运会的484个增加到545个,增长12.6%。


在比赛中,运动员表现出了较高的竞技水平,较往届有较大提升,涌现出一批有潜力、有天赋的好苗子。在射箭项目上,省十六运会男子甲组个人全能第一名的成绩比上届省运会提高了23环,团体第一名较上届提高了105环;男子、女子乙组个人全能成绩也比上届提高了26环。田径项目上,曲靖男子竞走代表队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一举夺得男子甲组5000米竞走团体、男子乙组5000米个人竞走、男子乙组5000米竞走团体三项冠军。来自昆明的女子竞走运动员李碧君也实力超群,她不仅拿下女子甲组5000米竞走第一名,还和队友共同获得女子甲组5000米竞走团体金牌。今后,这些实力突出的年轻运动员都将是我省优势项目中的主力军。



排球比赛


竞技水平提升  各有奖牌入账


在新人涌现的同时,各州(市)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竞技水平大幅提升的良好局面。在本届省运会上,16个州(市)均有奖牌入账,多个州(市)围绕省运会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训练与竞赛体系,并形成了各自的优势项目。昆明在游泳、公路自行车、乒乓球等项目中优势明显;昭通牢牢占据山地自行车项目的统治地位;玉溪的击剑、射击、体操项目整体水平较高,在这些项目上表现亮眼;大理在摔跤、皮划艇比赛中包揽多个项目的金牌;临沧的射箭、曲靖的拳击都有着不俗的表现。篮球、田径、网球等项目呈现出多个州(市)实力相当的局面。这些成绩反映出全省业余训练项目布局更加科学的特点,也说明部分州(市)在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和优秀教练员的培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三大球”方面,本届省运会共有15个州(市)组建代表队参加比赛。经统计,足球项目共有参赛运动员810人,较上届省运会增加了56%;篮球项目参赛运动员达592人,较上届省运会增加了27%;排球项目共有参赛运动员287人,较上届省运会增加了19.5%。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在“三大球”项目上,我省的青少年训练基础更加稳固、开展人群更加广泛,各州(市)对“三大球”运动的推广和重视初显成效。


实施“选星计划”  加强人才选拔


发现人才是前提,留住人才则是我省省运会后竞技体育工作的新目标。为了选好人才、留住人才,在省运会第二阶段比赛期间,我省召开了云南优秀竞技后备人才“选星计划”工作动员会,省体育局各直属训练单位成立选材组,赴项目赛区进行现场选材,部分项目在现场选材基础上又组织实施了集训工作。目前,柔道项目再集训工作已完成,篮球、游泳、体操项目再集训工作正在进行,共有180余名省运会参赛运动员参与。


此外,省体育局还把在省十六运会上选拔的优秀后备人才纳入项目人才培养体系中,由各直属训练单位统筹安排,防止所选人才流失。


总体来看,本届省运会青少年组比赛在运动成绩、竞技水平、赛事质量等方面均有所提升。下一步,省体育局将通过深化体教融合、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大各层次教练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力度等举措,有效提升基层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