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奥金牌福地”到“冬奥冰球圣殿” 冰之帆14年后新起航
发布时间:2022-02-04 16:34:00 来源:北京冬奥组委官网          
时隔14年,国家体育馆再次进入奥运赛时状态。

2008年北京奥会,国家体育馆作为三大主场馆之一,举办了体操、蹦床、手球等比赛。如今,它又摇身一变成为了冬奥会冰球比赛的场馆。


升级改造后的国家体育馆依然保持着“折扇”外形,但走进之后才发现,里面早已焕然一新。从夏奥“金牌福地”到冬奥“冰球圣殿”,“双奥”场馆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响当当的昵称 虽迟但到


国家体育馆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南部,和水立方、鸟巢一起组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群。


不同于鸟巢和水立方,国家体育馆直到2021年10月2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之际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昵称——冰之帆。


“周边场馆都有一个比较好听的昵称,我们也想有一个响当当的、能叫出来的名字。”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媒体副主任潘忠明说。



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媒体副主任潘忠明


起初,场馆的运行团队打算内部集思广益给国家体育馆起一个“响当当”的昵称,但业主单位知道之后,利用社交平台发布了昵称征集的活动。


潘忠明说“没想到网络上反响很激烈。”为期两个月的征集活动,国家体育馆在各个平台收到网友投稿共计一万多条。经历“社会征集、公众投票、专家评审”三个环节,最终“冰之帆”当选。


“‘帆’字与国家体育馆的英文昵称(ICE FAN)谐音相呼应,帆的汉语拼音与英文球迷(Fan)完美吻合,同时也考虑到和冬奥会相呼应,就起名了冰之帆。”


昵称的作者徐克欣讲述到灵感来源,情绪有些激动。徐克欣是朝阳区体育局的一名员工,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了国家体育馆的征名活动。“考虑了两三天,但灵感来了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徐克欣还是一名高二的学生,因为年龄小,他以城市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到奥运会当中。“这次能够亲身参与到奥运中来,其实也是圆了我一个奥运梦。”



国家体育馆再次扬帆起航


14年后,“双奥”人正在实现着自己的双奥梦想,国家体育馆也华丽转身,成为了双奥场馆,再次扬帆起航。



863块冰花玻璃 筑起梦幻冰堡


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家体育馆见证了中国体操队的辉煌,是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最多的场馆。为了迎接冬奥会,场馆在2018年12月启动冬奥改造工程,历时两年完成升级改造。


按照冬奥会的要求,国家体育馆新增了2块冰面。另外一块在场馆侧北新建冰球训练馆。


新建训练馆的外立面采用了凸显冬奥元素的冰块造型玻璃幕墙设计,863块一面光滑、一面具有凹凸质感的冰花图案的压花玻璃,在灯光的配合下,呈现出由一块块晶莹剔透的冰垒砌出的“冰堡”效果。



国家体育馆训练馆


为了方便冰球运动员比赛和热身训练,运动员更衣间设置在连接主馆和训练馆的副馆内。更衣室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每个更衣室单元都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进行组装。


赛后,每个更衣室单元可以拆开成多个独立的箱体,或者按需要拼接成新的房间使用,实现可循环利用率达95%以上。


改造后的主馆在外形上没有很大的变化,内部进行改造并增加相关功能。


除了增加冰面和除湿系统之外,主馆更换了整个体育照明系统,由之前的金卤灯更换成了LED灯。据国家体育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越介绍,“改造后节能70%左右,达到相同照度的情况下,灯具的数量减少了,对屋面的负荷更轻了,更利于场馆的结构安全。”



国家体育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越


为了让看台区所有观众能有很好的观看体验,比赛场地中央增加了曲面斗屏系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曲面高清斗屏系统。


作为亚洲最大的室内综合体育馆,国家体育馆可容纳约18000名观众。可随节奏变化的配套灯光、比赛场馆顶部中央全景模式曲面斗屏,升级改造后的国家体育馆将为运动员与观众带来全新的赛事体验。



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比赛结束之后,国家体育馆将迎来6天的转换期。除了要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男子冰球和部分女子冰球的比赛之外,国家体育馆还将举办冬残奥会冰球的比赛。


虽然冬残奥会冰球比赛场地规格与冬奥会完全一致,但由于选手比赛方式不同,场地设施有诸多细节需要调整,从更衣室到冰球场地,每一处的细节都体现着国家体育馆的用心。


“首先是板墙,运动员坐席区和运动员受罚区前面的板墙要都换成透明的。” 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残奥整合经理乔靖雯解释说,残奥冰球运动员都使用冰橇比赛,高度在一米到一米二的区间内,如果挡板不透明,会影响运动员观察场内情况,运动员在比赛中是可以随时上下场替换的。



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残奥整合经理乔靖雯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残奥冰球运动员顺利进入比赛场地,从运动员的更衣室一直到比赛场地,将全部铺上仿真冰板,冰面将增厚1厘米与地面持平,球门的宽度将增加到90厘米。


冬残奥期间整体的运动员流线都将为残奥冰球运动员服务。乔靖雯说最重要的还是工作意识的转化,“要让运动员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从夏季运动到冬季运动,从冬奥到冬残奥,国家体育馆可以进行多种转换。改造后的国家体育馆冰面既可满足赛时需要,也可转换为花滑、短道速滑等项目比赛场地。


王越表示改建之初就对后奥运时代的建设进行了筹划,“除了保证场馆的体育功能和文娱功能,还将以科技助力打造智慧场馆。”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