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臂悍将 王家超
世界铁人三项联合会6月27日公布了最新一期东京残奥会参赛资格世界排名,云南小伙王家超在男子PTS4级中以1500.15分高居第四。
作为游泳运动员,王家超参加过三届残奥会,其中最特别的当属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那年的北京残奥会,云南籍选手不但在各个项目中争金夺银,当时中国残疾人游泳的代表运动员、来自玉溪的王晓福更是作为旗手,在开幕式上引领中国代表团入场。
2012年伦敦残奥会前,王家超的肩膀因为超负荷训练受伤了。即使这样,王家超每天的常规训练结束后,都会独自留下加练,再做做力量训练或者在宿舍练练核心力量,他说:“云南残疾人游泳队是一个辉煌的集体,我算不上是第一梯队的选手,于是只有在训练中加倍努力。”然而后果却是肩伤,让王家超足足用了半年的时间来恢复,他回忆道:“当时即使肩膀疼我也没有停下来,最终导致了伤势的加重。也是那段超长时间的恢复期,我才学会了如何去平衡训练与休息,怎么去掌握那个度。”王家超表示,因为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左臂,所以遇到的每一个机会都要用力去抓住。所以,超出寻常人的努力,就是王家超抓住每一个机会的方式。
伦敦残奥会结束后,王家超的重心放到了学业上,进入云南师范大学充实自己,2015年退役后,他又攻读了研究生,并且转战铁三赛场,开启了运动生涯新篇章。
再续奥运梦想
2015年,王家超在重庆长寿湖国际铁人三项赛中获男子业余组全场冠军,一战成名。随后,他成为了国内外各大赛事的“冠军收割”机,2016年日本广岛亚洲残疾人铁人三项锦标赛收获男子PT3级冠军;2018年残疾铁人三项世界杯赛斩获PTS4级组冠军;2019亚洲残疾铁人三项锦标赛PTS4级冠军……
在此期间,王家超付出的努力是加倍的。铁三不仅对运动员的实力要求极高,参加这项运动的经济门槛也很高。区别于之前在专业队效力的情况,现在,没有人为王家超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全方位保障,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来,这是他成为一名标准的职业运动员所要面对的困难。
当然,这些都是训练必须经历的过程,对王家超来说并不算困难,最难的还是出国比赛的经费问题,虽然有一部分赞助商,但王家超仍然需要通过自己努力挣钱,为梦想买单。王家超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室,主要开展青少年体能训练的培训业务。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常常需要早晨4、5点出门训练。“外国的运动员都没有举国体制这样的条件,平时都有各自的工作,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我现在走的路和他们一样。外国运动员能做到的,我一样也可以。”
王家超现在的梦想是参加东京残奥会的比赛,并且站上领奖台。如果一切顺利,31岁的他将迎来自己的第四届残奥会。
而对于更长远的未来,王家超也有自己的打算,“云南省在体教融合方面勇于尝试,中考体育增加到了100分,成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未来,我希望能在青少年体育的发展进行更多尝试,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这些年来累积的经验,还有我的人生态度教给他们,为云南省的体教融合以及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